全国咨询热线:

400-117-9315

官网首页 >> 金融资讯风 >>平安陆金通 >> 1、悲喜并不相通。你是一个卡车司机,钟点工,公务员,餐饮从业者,旅游从业者,对现在的状态的体验完全不是一码事。疫情爆发以来,我在后台和评论区看到无数人把我这里当树洞,整体来讲,如果你有旱涝保收的职业,对之前强力清零大概率持赞成态度。但如果你手停口停,对于你
详细内容

1、悲喜并不相通。你是一个卡车司机,钟点工,公务员,餐饮从业者,旅游从业者,对现在的状态的体验完全不是一码事。疫情爆发以来,我在后台和评论区看到无数人把我这里当树洞,整体来讲,如果你有旱涝保收的职业,对之前强力清零大概率持赞成态度。但如果你手停口停,对于你

时间:2022-11-27     作者:dangzhengjun【转载】   来自:官网   阅读



    1、悲喜并不相通。你是一个卡车司机,钟点工,公务员,餐饮从业者,旅游从业者,对现在的状态的体验完全不是一码事。疫情爆发以来,我在后台和评论区看到无数人把我这里当树洞,整体来讲,如果你有旱涝保收的职业,对之前强力清零大概率持赞成态度。但如果你手停口停,对于你来说,感染新冠什么的,可能并不是眼前最大的麻烦。

之前有个小伙伴给我发消息让我很心酸,他说他母亲70多了,有基础病,有一个孩子,老婆不上班,自己高中毕业,觉得新冠非常可怕,有几十种后遗症,如果放开,担心母亲抗不过去,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出问题,可是眼下就有一个大麻烦,已经没钱给母亲看病了,家里的积蓄也耗的差不多了,他觉得非常害怕,可是必须得去干活挣钱,长期看来新冠可能伤害很大,可是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我刚还看到一个数据,疫情之下,几乎所有行业都遭到重创,但是在北京,金融和IT依旧保持着6%和8.6%的增速,现在着俩行业,支撑起了北京37.8%的GDP。这和我的体会差不多,疫情开始以来,我们软件行业遭受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但是周围没被裁的人几乎年年涨工资,所以大家对清零还是放开非常无感。

但是你一旦被裁,那就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了,找工作非常难,因为要直接和过剩的大学生竞争,很多人觉得有私家车,找不到工作可以去开滴滴凑合过渡下,可是去试试裁知道网约车这两年也迎来了一波暴跌,问题是又有大量的失业中产涌入这个行业,痛苦的感觉可想而知。

很多人现在不在乎放开之后到底经济能不能好,大家只是现在太苦了,希望看到改变。

之所以“躺平派”声势越来越大,因为每次“封城”“静默”,都把中立地带的人推向对立面。整体趋势就是,当前这种模式执行得越久,反对力量越膨胀。

事物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2、最新的20条优化,某种意义上讲是想回到2021年,继续清零,但是采用低功耗模式。

原因也不复杂,现在的状态成本高得离谱,而且群众情绪上的拮抗越来越严重。到如今,20条基本已经没法执行了,原因也不复杂,以最新毒株的传播能力,根本没有中间路线,要不采取极端严控,要不就会大规模泛滥。

所以前段时间稍微有点放松,立刻大爆发,然后再防治层面又来了一波反弹,导致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状态比“20条”颁布前还要严格,本质就是“放松导致的疫情反弹,反弹导致更加严控”。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一件事,“严控”和“坚决清零”这事,其实这不是好不好的事,是能不能的事。

我觉得每天给我一万块零花钱比较好,每天不上班比较好,为啥不给我来两套市中心别墅呢?

问题是这种状态本身是不可持续的,财政没钱了,很多基层老百姓没钱了,只好做调整。甚至很多核算公司现在也拿不到应收账款,压力大到飞起。

就好像我一个粉丝小伙伴,疫情开始以来他非常爽,因为公司要求大家居家办公,而且公司业务减少,居家每天工作两三个小时就行,有大量的时间在网上跟人辩论,狂扁躺匪。他觉得这种状态实在是太好了,觉得清零是世界上最好的政策,既保护了经济,又保护了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啥不拥护的道理呢?

持续到今年公司终于黄了,接下来慌了,因为不但没有面试,甚至都出不去。

他的诉求很简单,不管经济能不能好,他希望放他出去求生,只要放出去,他能自己求生,就不至于惨下去。

这个例子延伸到抗疫上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得长期呆在家里不上班的状态很好,大概率是成本被别人给承担了。那个“别人”跟你心态能一样吗?他是否也觉得挺好呢?

3、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奥密克戎的穿透力和传染性,导致可能只有两个状态,“极低的感染率”和“大面积感染”,基本没有中间态。

而且一旦滑向“大面积感染”,也就几乎没有回头路了,到时候就算不承认放开,事实上也没法补救了。

从现在的民意和财政角度来讲,可能那一天的到来是迟早的。如果是去年的状态,可以看做是一个可以忍受的长期执行方案,而且不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大幅下降,今年的模式明显不可持续。并不是因为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病毒太过变态,已经超过了社会层面的承受能力。

这种情况下,只好改变策略,一改大概率会滑向“大面积感染”。可以说,确实没啥办法。

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如果说“放开”是一个迟早要到来的选择,为啥不情绪稳定地接纳呢?就好像大学毕业时迟早的,还不如一毕业就去找工作,而不是躲在宿舍死活不出门。

4、但是问题是,彻底放开就行了?

显然不行,从其他国家的经验能看到的情况是,如果彻底放开,增长是指数级的,很快就会出现每天百万感染。到那个时候怎么办?

只能是通过行政手段,让大家不聚集,尽量压低单日感染,以降低医院的压力。到时候可能会给每个城市一个配额,也就是你所在城市感染人数不能超过某个数,那能怎么办?只能是尽量降低聚集,关闭饭店、电影院、商场、学校,让大家尽量居家,避免每天过多感染。可能执行起来的效果又和封城差不多。所以说如果将来真的彻底放开,可能跟大家想得不太一样。

如果真有那一天,可以说,我们这三年是在“防疫”,真正的抗疫还没开始。

但是压低感染率的事,可以努力压到每天感染十万人或者五十万人吗?

也不行,因为那样的话,中国还得抗疫长达十几二十年,也是不可被接受的。

所以可能到时候尝试压曲线,但是压不动,最后被迫放开,让老百姓自行求生。大概率跟香港似的,短时间内迎来一波高伤亡,然后慢慢趋于稳定。

现在另一个麻烦问题是,很多人被新冠吓得要死,尤其是低学历群众那里,在他们眼里,新冠就是美国的生化武器,得了新冠跟得艾滋没啥差别,事实上在民间很多人那里,已经把新冠当艾滋看待。这一点在富士康事件和之前担心得新冠后被歧视而上吊的妹子那里就能看出来。这方面得及时疏导,不然到时候会是个大问题。

5、也就是说,真正的大决战还没有开始,而且放开这事从现在来看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真正的决战是在那时候。有时候我也觉得应该缩短这个阶段的消耗,集中资源去下一个阶段打困难仗,毕竟现在这个阶段是可选的,下一个阶段根本没得选。

而且我坚信放开后经济会迎来大反弹,写这个不是跟你们辩论的,我知道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而是放在这里到时候回过头来回溯的。不为啥,我只相信一点,中国人赚钱的激情和动力举世无双,你只要不去限制,他们就会创造奇迹。

7、三年前疫情在印度和美国失控的时候,人类对新冠的战争已经输了。不过也不用怕,中国近代以来,每次碰上过不去的坎,几乎都是依靠人们自己去寻找出路,我们的人民是这个世界上最能战的人民,这也是为啥毛主席从来都相信人民自己。团结一心,总能挺过去。


欢迎打赏

419d615e-a4dd-42c7-a34a-77b4daba82ac.jpg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4001179315
客服微信 W83810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QQ群 7793676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seo seo